"十四五"开局之年,秦淮区将打造超级总部基地,启动机场跑道公园建设
<div class="post_body"><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现代快报讯(记者杜雪迎徐红艳)“十四五”期间及开局之年,南京秦淮区将迎来哪些全新升级?1月6日,在南京市秦淮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秦淮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张泰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秦淮区取得的成就,明确了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的工作目标。2021年作为至关重要的开局之年,秦淮区将进一步改善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办好急难愁盼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同时,推动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南部新城项目建设。</p><p style="margin : 20px 0 20px 0;">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rawl.ws.126.net%2Fad04035d61d5c7330bf8867f79e69a39.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br/></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会议现场</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strong>【回顾“十三五”】</strong></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strong>2020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超1200亿元</strong></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张泰介绍,2020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200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6万元,增长5%以上。</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过去五年秦淮区的发展成就,张泰用“十个一”进行了概况: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在2019年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荣获全省城区第一名;创成第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夫子庙步行街在首批国家示范步行街评比中荣获第一名;白下高新区连续五年在省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方阵;水环境治理成效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老旧小区整治和棚户区改造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全区没有出现一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百岁以上老年人总数位居全市第一。</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strong>【展望“十四五”】</strong></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strong>提出“两高一融”发展总体格局,打造创新名城示范区</strong></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根据“十四五”规划建议,未来五年,秦淮区将延续并深化“保护更新老城、开发建设新城”的思路,提出“两高一融”即“高品质保护更新老城、高质量开发建设新城、老城与新城融合共生”的发展总体格局。在发展定位上,保持延续“三中心一高地”产业发展定位和“特而精、最南京”目标追求,打造高能级的创新名城示范区。立足文旅商融合这个根本基因,打造最南京的综合消费集聚区。</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在重点项目上,将建成南京外国语学校新校区、红十字医院东部医疗中心等一批现代化社会事业项目。打造物联网、大健康等一批千亿级主导产业,建成金陵中环、超级总部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西街地块、门西数字生活街区、机场跑道公园等一批重量级文化项目。还将打造石榴新村、荷花塘片区等一批城市更新样板,形成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批城市治理集成改革示范。</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秦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性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GDP增速,等等。</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为实现预期性指标,秦淮区今年将突出做好“六抓六提升”工作:抓创新驱动,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抓产业转型,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抓城市更新,进一步提升宜居品质;抓新城开发,进一步提升可观可感度;抓民生改善,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抓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施政效能。</p><p style="margin : 20px 0 20px 0;">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rawl.ws.126.net%2Ff83f13ea4d9ef66c7e72454ffa31ae69.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br/></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会议现场</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strong>新建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3300个停车泊位</strong></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2021年,生活在秦淮区幸福感会更强。秦淮区将开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所,加快第五高级中学等一批校舍抗震加固。创建省社区医院示范区,深化“院府合作”和“医联体”建设,启动实施红十字医院东部医疗中心项目。实施“一窗式”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秦淮区今年还将新建5个公共停车场,增加3300个泊位。建设全区智慧停车系统,50%的道路泊位实现智能化管理。另外,集庆路等道路将提升整治,实施185处非成套住宅改善工程,推进观门口、杨庄北、中牌楼保障房建设,建成保障房7186套。</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文旅商融合发展,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更新升级</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过去五年里,秦淮区的大街小巷变靓了,太平南路等300多条道路街巷烟火气重现,明城墙、十里秦淮休闲步道全线贯通,老门东、熙南里等成为网红潮流历史街区。接下来,秦淮区还将挖掘古今交融特质,提供更富内涵的文化、创意、生活体验。</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今年,秦淮区将继续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以布局促融合,创建老门东省级高品质步行街,打造新街口高端品牌总部集聚区;以消费促融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壮大“秦淮有戏”剧场群和文化主题酒店群,推出“戏院里”等沉浸体验项目;以产业促融合,大力发展创意文化、数字文化,推进国创园、1865园区、网络文学谷等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培育8家龙头骨干企业,创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围绕“城市记忆”打造文化新地标,高水平实施科举博物馆二期、西五华里、门西数字生活街区、门东双塘园等项目,研究实施荷花塘等历史风貌区更新。更新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优化沿城脉、水脉、历史文脉“三沿”布局,建成开放城墙博物馆、非遗馆,推动文体设施从全面覆盖向高效利用转变。</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strong>加快南部新城建设,机场跑道公园等项目启动建设</strong></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2021年,南部新城建设也将提速。报告提出,加快南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开展机场跑道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开发建设,完成校场一路等道路施工,打通国际路等断头路,结合响水河、外秦淮河整治,形成滨河城市活力空间。</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同时,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公交场站综合体、机场三路社区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服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等省市重点项目。</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未来,南部新城将以文化产业和总部集聚为主要特色,努力打造彰显文化引领度的文化城和产业活跃度的超级总部基地。报告提出,要加快奥特佳总部、金陵华夏中心、金地商置综合体等建设,推动跑道国际路西侧组团、6号线红花机场站组团等商办综合项目出让。</p><p style="margin-bottom : 26px;"> 此外,还将着力建设公园城市,深化特色街巷方案,启动机场跑道公园、油库公园、河头公园建设,打造最时尚的国际化城市功能区。</p>
</div>
有实力 有技术 期待量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