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连声网,让城市听到你的声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夏季到来,各种虫媒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登革热也已经进入高发季节,泰国、印尼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更是出现了“爆炸式”登革热疫情,目前累计确诊病例已超十万例。
新冠疫情还未结束,登革热疫情又来势汹汹,怎么办?不要慌,一起来听听看专家怎么说。
今年全省报告登革热与往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减少
今年上半年江苏共通报登革热病例8例。3月、4月、5月各通报1例,1月份通报5例。而去年上半年的全省通报登革热病例66例。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鲍倡俊说,今年江苏登革热的疫情与往年比有大幅度下降,主要还是由于新冠疫情导致人员的流动减少,尤其是从一些登革热比较多发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东南亚地区和南美地区回来的人员大幅度减少;第二,人员回来之后也都是需要进行隔离的,所以病例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降低,而且都是输入性的,没有本地病例的发生。
专家提醒:目前江苏报告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不过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或归国人员,还是要提高防护意识。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发生传染。主要症状有急起的发热、关节痛、皮疹等,多数病例症状轻微,少数患者重症。
蚊虫叮咬是虫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渠道,目前,登革热已经进入高发季节!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
库蚊:库蚊传播乙型脑炎(发烧、剧烈头疼、恶心、呕吐)等疾病。 伊蚊: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登革热(发烧、头痛、骨骼肌肉疼痛、皮疹)等疾病。 按蚊:按蚊传播疟疾(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疾病。
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注意: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还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即隐性感染,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预防登革热有效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清除积水!
第一招:清理积水
1.清干房前屋后及屋顶沟渠死水,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 2.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废旧轮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 3.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4.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5.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第二招:杀灭蚊子
1.在室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或热烟雾剂法。 2.室内选用滞留喷洒。 3.蚊香、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瓶装杀虫气雾剂等。 第三招:预防蚊虫叮咬 1.安装防蚊纱窗。 2.挂蚊帐。 3.穿浅色长袖。 4.涂好防蚊药水。 5.远离积水等蚊虫孳生地。
疾控专家特别提醒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其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蚊子对二氧化碳比较敏感,体重较重、刚喝完酒、使用化妆品的人群,因为产出二氧化碳较多,会成为蚊子的首选目标。
此外,大家在运动后要及时洗澡,外出锻炼或者旅游时尽量穿浅色衣服,还可以适当喷洒一些避蚊药水,减少蚊虫的叮咬。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