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花是我县富民产业,种植面积大,种植模式多。近年来,各地在高标准设施大棚、普通钢架大棚以外,探索出竹架小拱棚种植技术,可实现西兰花错峰上市,填补春季早晚批西兰花上市的空白期,为西兰花种植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月14日上午,因气温回升较高,南河镇农技人员放心不下种植户周良柱家的小拱棚西兰花,特地下田查看情况。今年春季,周良柱家的一百多亩地全部选择小拱棚种植模式,自去年腊月中旬开始定植,目前已进入日常管理阶段,预计四月底开始采收上市。放眼望去,一垄垄小拱棚在春日暖阳下熠熠生辉,周良柱告诉记者,小拱棚成本比大棚的价格要低到2/3,成本低又长得好,四月底就可以采收。
我县作为“中国西兰花之乡”,全国最大的西兰花种植基地,不仅种植面积和质量全国首屈一指,种植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小拱棚西兰花种植模式就是根据地域特点、节气更替以及市场行情而创新出来的一种新型西兰花种植模式。
据南河镇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龙生介绍,小拱棚西兰花是我县近年来探索西兰花市场供应和提高土地产出率的一种新种植模式,小拱棚西兰花定植时间介于春大棚西兰花和露地西兰花之间,可实现产品错峰错时上市。另外,小拱棚西兰花还具有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优势。
目前,我县西兰花全年的种植面积已经突破10万亩,其中,春季小拱棚西兰花栽植模式因其工序繁多、封闭性要求高的特点,在西兰花定植期和管理期需要大量用工,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