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连声网,让城市听到你的声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在路上遇到乞讨者,是什么样的心情?
其实,不管他们是不是骗子,总会让我有些心疼。
不过,每当看到那些四肢健全的乞讨者,不免有些厌恶。既然有手有脚,为什么不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而是选择卑微的活着呢?
在自强的活着与卑贱的活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中?那些没有丧失劳动能力的乞讨者,却选择了后者!
早上7点左右,路过红旗路时,正值人流量最高峰,买菜的人加上赶着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让本就窄小的街道变得非常的拥挤!
隐隐约约听见很悲情的音乐,吸引了我的注意。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年长的妇女趴在路中间正在乞讨。来往行人和车辆只能从两侧通行,给她腾出很大一块空地,严重的阻碍了交通!
大多数行人的态度是避而远之,偶尔有人上前八卦她面前纸上写的内容。
现在行乞的人成分很复杂,真假难辨,在遇到乞讨者时自己的心情总是很矛盾:给,怕上“职业乞丐”的当;不给,又怕耽误了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
暂且不论此妇女到底有没有残疾,即使有残疾又如何?不圆的月亮最有想象力,既然活着就应该身残志坚有骨气!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人
陈媛,患先天性小脑偏瘫,残疾使她语音不清、走路不稳,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里。12岁入学,19岁因残疾辍学。在绝望、颓废之后她决心振作起来,开始了艰难的自学以及创作之路。
董健,2岁被确诊为“进行性脊肌萎缩”,这是一种先天性运动神经疾病。9岁发病后,他就再也不能走路了。两根手指,是小伙全身脖子以下能活动的仅有的部分。但正是这两根“金手指”,在短短五年内建立起了年营业额达300万的淘宝店。
杨嘉利,成都人,生于1970年,记者,诗人,自由撰稿人,婴儿时期生重病落下终身残疾,先后被学校拒绝6次最终无缘学校,13岁(1983年)时开始自学文字。
没有什么都不能没有活着的动力,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前进的勇气,不要因为缺失自暴自弃,面对现实才能通过人生考验。
自强,不分出生、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身体是否健全;自强是一种人生的生活态度,是穿过黑夜拥抱未来的信念;
无论四肢健全还是残疾,只要生命不止,就应自强不息!
想对响水红旗路的乞讨者说一句:人生不应选择卑贱的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