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连声网,让城市听到你的声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小唐警官你又来电话啦,我身体很好,绝对不会出门的,家里什么都有,你放心。”这天,武汉返乡人员张先生又接到了社区民警马越的电话,这已经是三天内的第五通电话了,他忍不住笑着打趣道。他所说的“小唐警官”其实并不姓唐,而是老舍派出所的一名95后民警马越。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展以来,他凭借“唐僧般的唠叨”,在网络和现实中刷“存在感”,被群众唤作“小唐警官”。 线上战“疫”:巧用网络,事半功倍
马越所负责的老舍派出所第二警务区,为典型的农村社区,辖区常住人口13503人,以中老年人为主,文化水平大多不高。刚到社区岗位,他为了缩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特意创建了一个社区警务群,平时就会在群里发些天气提醒、消防宣传、交通常识等内容。“战‘疫’就是与时间赛跑,用好网络则事半功倍。”疫情防控阻击站开展以来,马越的微信群也发挥了更多的作用。 “这天,王阿姨家的女儿结婚了,她高高兴兴地摆了20桌酒席……同桌吃饭的10个人都感染了冠状病毒,她的亲戚再也不愿和她来往。”每天早晨,马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仔细地研读最新的新冠肺炎通报,分析病例的情况和感染的原因,然后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病例编成小故事转发微信群。
“这些经过包装的防疫知识,更适合我们社区的百姓。”马越也欣喜地发现,这些发在群里的防疫知识短视频或小故事,经常出现在老舍派出所第二警务区居民的朋友圈里。 采访期间,“叮……”马越的微信提示音响起。“马警官,我们这里有人聚众赌博。”“好,我们马上就到。”不一会,4名赌博嫌疑人就被带到派出所。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展以来,马越开通了线上举报渠道,群众只要通过微信举报,派出所民警就会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马越在群众帮助下,连续破获6起聚众赌博案件,抓获36名违法行为人,消除了聚众赌博传播疫情风险隐患。
除了提供线索的热心群众,马越的微信好友圈还有36名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为了随时掌握位置情况,马越时常在工作间隙,不打招呼,直接拨通任意一名居家隔离人员的视频通话,或者要求与其实时位置共享。正在居家隔离观察的刘先生笑道:“马警官,自从我结婚后已经很久没有人查我的岗查的这么严了。” 线下战“疫”:全面排查,不留死角 “见不到人,我心中始终还悬着一块石头。”为了彻底摸清辖区人员情况,从正月初一开始,马越就协同村居干部进行地毯式排查工作,确保“不漏房、不漏户、不漏人”。每到一户,马越都要重复一遍防疫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一天下来,同样的话,他可能要说上四五十遍,“线上宣传总会有遗漏,趁着上门入户的机会,尽可能多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全面排查的同时,马越还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锁定辖区里一些疑似涉疫人员,并逐个上门了解情况,要求核查人员提供出行票据凭证,进一步核实出行时间和轨迹。 “这是我登记的各类可疑人员。”马越的桌面上放着一沓厚厚的A4纸,纸上用表格的形式,详细记录了疑似涉疫人员的基本情况、行动轨迹、密切接触者等。记者看到,表格旁还用各种颜色的笔作了标注——“已于1月27日入户排查”“已电联,自2月2日起居家隔离”“截至2月8日未取得联系,待入户排查”等,通过“一人一档”,保证了管控工作精细化、即时化。 1月30日,老舍派出所民警走访得知:第二警务区内一居民系确诊患者同车厢人员,现处于居家隔离,周边群众都很紧张。“这是我的警务区,我必须要去看看。”马越第一时间联系村居干部、医护人员,前往该居民家中,查看其身体状况、测量体温,并对其个人信息、密切接触者信息进行登记,考虑到居家隔离期间其生活起居不便,马越自掏费用,给该户人家购买了米、面、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居民随后也专门致电到派出所表达谢意。 “面对疫情,我们每位民警都是挡在群众面前的一道盾牌,必须全力以赴,时刻都不能松懈。”采访的最后,马越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