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连声网,让城市听到你的声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疼痛来自大脑 很多人以为疼痛来自受伤的组织,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疼痛并非单纯的伤害感受,而是大脑在综合判断各种信息(包括了伤害感受)之后做出的防御警报。也就是说,疼痛不是输入,而是输出。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2、损伤程度≠疼痛程度 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不同,严重的损伤可能几乎无痛,很轻的损伤也可能引起剧烈疼痛,甚至没有损伤也能有疼痛。
3、影像学检查不能“看出”疼痛的原因 尽管影像学检查(MRI、X光、CT等)能让我们“看到”身体结构的问题,但这并不一定是导致疼痛的原因。很多无症状的个体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异常征象”,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袖损伤、半月板变性等。 4、心理因素会加重疼痛 除了生物因素、疼痛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抑郁、焦虑、运动恐惧之类的心理因素会使疼痛加剧。 5、社会因素也会影响疼痛 社交环境、工作压力等也会影响人们对疼痛的感知。 6、宣教是肌骨疼痛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通过教育,让患者获得对疼痛的正确认识,减少对运动的恐惧,更好地参与到主动康复中,才能真正地打破慢性疼痛的恶性循环。 7、疼痛会影响大脑辨别左右的能力 当人们感受到剧烈疼痛时,大脑中帮助辨别左右的神经网络会受到影响。大脑中有详细描述通往身体各个部位的“路径”或“地图”,而疼痛就好像墨水般洒在地图上。(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Graded Motor Imagery,一种新的治疗慢性疼痛的方法)
8、科学目前尚未能确定是否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去感受疼痛,也无法准确量化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