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到大城市打工,为的就是赚更多的钱,然后在老家或者大城市里,给自己买一套房。但高额的房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如今虽然可以贷款买房,可是大家并不知道,未来几年内,楼市将会面临三大威胁:
1、房价下降
恒大七折卖房就是最好的例子,要知道,房子这东西不比其他商品,能够7折卖房,这就是在间接说明今年的楼市行情不好,房子不好卖,只有降价出售,才能减少损失。
如果这个时候买房,意味着享受不到房价下跌的好处,尤其是贷款买房的人,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买房。
2、贷款负担大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很大,每天早出晚归,为的就是不失业,不断绝自己的经济来源。
如果还要贷款买房,无异于雪上加霜,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基本的房价都在100万以上。
而如果单靠打工的话,按照一个月1万的工资来计算,一年也就12万,这还没有扣除生活费以及一些交通费等等,如果把这些都算上,估计一年能剩下8万,都已经不错了!
3、没有必要
我觉得刚出来不久的年轻人,根本没必要买房,即便买了房,现在也未必会去住。尤其是在大城市打工,而房子买到老家的人,这更加没有必要。
买房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而如果因为买房,反倒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觉得真没有必要去买房!
还房贷真的成了压倒的最后一颗稻草吗,房地产市场竟然只依靠一类人?
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国人关注较多的一个市场,自从房地产市场化,房子商品化之后,很多人在商品房上面赚了钱,发了家。
拿地,借钱,盖房,赚钱,成了一行业内赚钱的逻辑。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房地产行业的资金信息流,房地产开发商向银行借钱买政府地和盖楼,消费者向银行借钱买开发商的楼盘,然后房地产商和消费者慢慢向银行还贷款。
房地产商可以依靠卖房子的回款来还银行的贷款,消费者可以依靠自己的收入和其他钱财每月来还贷。
上面的资金流很奇怪,怎么感觉土地出让部门、房地产商、银行,都指望底层买房客的钱?
原来是买房的人在支撑着这么多的行业,换做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没有买房客,那房产商卖不出房子,银行收不到回款,土地供给趋于饱和,土地也卖不出去,从这方面看,房地产的命脉系于买房人的手上。
现在的大背景下,农村人在城市买房,农村的房子闲置,跑到城里去找事做并且每天消费支出,不像在农村吃家里种的菜,不怎么花钱。
目前能在城里买房的基本都买了,因为大家都是看涨的一个趋势的情况下,都会拼命的去买房。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两姐妹买房,首付款家里和自己掏了100万,然后再按揭100多万,两个人每月管月供1万左右,这种情况下基本是不敢大手笔消费的,而且父母老了还需要照顾。
房子的重担每个月都压在他们头上,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还有一个朋友,改善型购房,买了一个600万的房子,光首付就花了近400多万,原先的房子还没卖出去,每月还贷和东拼西凑的基本也掏光了6个口袋。
真的是战战兢兢,生怕哪一天支撑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