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就冲刺,开年就抢跑!
1月1日,盐南高新区20个重大项目整装待发,总投资109亿元;响水县举办陈家港片区统筹发展誓师动员大会暨1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项目总投资42.8亿元……
寒流滚滚,滴水成冰。日铠三期项目现场车辆往来穿梭、工人紧张施工。盐城环科城党工委管委会一班人和项目施工方一起冒着严寒指挥施工。环科城主要负责同志表示,2021年,他们将深入实施发展格局提优、项目引建提速、经济运行提质等“五提”工程,链式做大电子信息、绿色环保、新型交通等主导产业。
坐落在大丰的上海特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经技改创新后,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万成 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一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时代使命。跨入2021年,长三角各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紧紧围绕“十四五”主要目标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开好局、起好步。
东台高新区上海电气致力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与制造,目前公司订单满满。张莉琳 摄
探路破题,育先机造“新板”
上月28日,盐城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组建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为龙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口腔医院组成的跨地区医疗联合体,同时建立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盐城分中心,在我市“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长三角区域内医疗服务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
长三角处于引领和支撑国内大循环、深度参与和带动国际大循环的核心地位。对于盐城来说,在服务双循环格局上争做示范,区位条件是最大优势。上月30日,盐通高铁建成运营,从盐城到上海的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为盐城接轨上海,深耕长三角提供了重要支撑。
“盐城要面朝大海、向海发展、赋‘能’未来,成为绿色转型的典范,让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省委对盐城“十四五”的发展定位。
盐城沿海开放蕴藏着强劲动能。“十四五”盐城最大的项目在沿海,千亿级的产业在沿海。沿海的开放条件、开放支撑、开放态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劲,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沿海开放上形成“质变”,用开放的动力源形成发展的加速度。盐城市委全会提出,抓住沿海产业布局、交通版图、开放格局的变革机遇,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新一轮沿海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拓空间,在沿海开放发展上开辟新境界。
上月16日,盐城和上海地产集团在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700亿元的长三角康养小镇项目正式落户东台沿海经济区。该项目总占地17.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万人,将科学布局“医、养、游、健、学”五大功能,通过苏沪两地政策叠加,实现医疗、教育、疗养等优质资源共享,为探索长三角异地康养事业写下卓越一笔。
康养小镇项目是盐城探索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实践,是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又一重要切入点。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常务副主任阮青评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取得丰硕务实的成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筹划长三角(东台)康养小镇项目可谓正逢其时,这是践行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重要载体。
江苏煜昇科技有限公司去年4月份投产以来,已实现开票销售2.3亿元。徐洲 摄
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
构建新格局,要牢牢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论断,本质上道出的是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要求和取向。大循环、双循环重在“畅通”,这需要以深化改革来打破堵点,并用更为前沿的制度创新和突破来提升制度效能。同时,要用更多维度的扩大开放来壮大市场、拓展循环,让更多资源要素实现高密度、高质量的流通。
从改革创新中育先机开新局。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各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谋划和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强力释放改革开放新红利,是上海聚焦育先机开新局的战略重点之一。上海提出,使改革开放成为核心功能跃升的助推器、发展优势凸显的放大器、活力竞相迸发的加速器。坚定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加大重大改革攻坚攻关力度,不断提升“五个中心”核心功能。
位于盐城环保科技城的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里,副主任陈建军正在指导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身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的陈建军,擅长环境工程领域研究,主要方向为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来盐城主持清华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工作后,陈建军把家安在了这里。“我之所以选择来盐城,主要是看中这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陈建军表示,他将竭尽所能把自己和团队研究的成果进行产业化推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必然选择。“强化创新驱动促转型,把创新提升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纵深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企业为主体增强创新能力,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和投入主体;以转化为关键加速创新应用,加快高层次创新载体建设,突破一批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积极组织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搭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让纸面的、实验室的创新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位于盐城高新区的晟芯功率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由南京晟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仇玉存 摄
抓早抓快,早发力快发力
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生产,润阳三期仅用5个月建成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池生产厂房,再次刷新一期项目6个月的“润阳速度”。
润阳三期9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6亿美元,占地面积287亩,主体厂房约6万平方米。项目去年7月开工建设,12月份竣工试生产。
润阳新能源科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高效太阳电池专业制造商之一,其生产的高效太阳电池凭借23%的高转换效率和同行业最优的每瓦加工成本,备受市场青睐。公司董事长陶龙忠说:“三期共建有20条高效电池生产线,产线及工艺都是目前行业内最现代、最先进的。我们正在争取将电池转化效率提升至24%,确保始终在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润阳光伏发展势头迅猛,短短3年时间,从2GW到20GW。陶龙忠表示,润阳盐城总部基地项目规划总产能为40GW,目前已建成三期,四期项目计划今年上半年开工,润阳研究院正在加快建设。在“十四五”规划中,公司计划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在盐城规划总产能达70GW。
蓝图绘就,摆在面前的就是铆足力气继续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一件抓落实。各地牢牢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关键点,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全力以赴稳增长,在经济扩量提质上实现新突破。
上月28日,坐落在东台开发区的东富龙智能成套装备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由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办,计划总投资15亿元,联合国内外多家食品工程和机械科研机构,打造集“产、学、研、旅”于一体的智能装备产业园,致力开发全球领先的高端食品装备。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开票销售30亿元、利税3亿元。
融入新格局需要主动,这既是思想站位上的自觉,亦是落实行动上的自觉。盐城市委、市政府强化项目引建增后劲,牢固树立“项目为零,一切为零”理念,全力突破一批高质量的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招项目,围绕主导产业,依托优势产业,精准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
“十四五”已经开局,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起步就是冲刺的力度。在长三角地区,各地把“抓早抓快”摆在突出位置,务求早发力、快发力,抓机遇、抓开局,既有“谋定后动”的思考力,更有“谋定快动”的执行力,正跑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快节奏和加速度。
盐城和阳智能电梯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全自动化智能设备正在快速运行。李冬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