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响水连声网,让城市听到你的声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亲爱的爸爸妈妈:
对不起,女儿不孝,先走一步了,从小我就特别羡慕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什么也不用担心不用考虑,我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在别人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从小我就比同龄的孩子听话、懂事,在别人眼里我一直都是一个乖乖女。我从来不敢和你们要求什么,我知道爸爸妈妈为了我和妹妹,每天都很辛苦。每次和你们要生活费我都很难开口。还经常因为钱和你们吵架,现在我都不怎么敢和你们打电话了,我怕我听到你们的声音我就会哭。其实我一点也不坚强,有时候我也会一个人想一些事情,想着想着就哭了,但是又不想给你们知道……妈妈,你一直身体不好,还总是考虑太多,经常生病,你要放松一点,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为我伤心,不要太辛苦了。爸爸,以后你不要喝酒了,多听妈妈的话让着他一点 ,她说什么都是为了你好啊。亲爱的爸爸妈妈,千言万语说不尽,但是还是要说的是如果有来世,我也一定要做你们的女儿,来还这一世的债。这辈子我让你们操碎了心,都没有让你们过过一天的好日子,下辈子我一定做一个好女儿,好好孝顺你们,再也不会让你们担心了。
以上是我在这个论坛看到的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大二学生张隋鸿自杀前留给父母的遗书。字里行间充满了自卑和内疚,但也不无早熟和懂事,看着青春靓丽的照片和秀气如人的字迹,不禁令人悲痛惋惜。
遗书里的一些内容我有真切感受,比如羡慕有钱人家的孩子,不用为没钱焦虑甚至抑郁;父母为了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每天努力劳作,过早透支身体;大学每次打电话管父母要生活费都难以启齿,但又不得不那样做,否则就会饿肚子,更会被同学看不起。
看到不少网友评论,说主要是因为女生心态不好,崇尚攀比,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陷自己于精神困境,也不懂得用自己的勤奋和善良去改变命运,甚至应该学之前那位考上北大而写下《感谢贫穷》文章的河北女孩,化压力为动力,置死地而后生,就算不能像人家那样逆袭人生,找份工作,维持生活,还是不成问题。
网友说得不无道理,但我也不能全部苟同。未免有站在道德和旁人角度来冷眼旁待和事后诸葛的嫌疑。要说讲道理,谁不会,但道理一般是说给别人听的,放到自己身上往往是另外一回事了。正如我经常引用韩寒电影那句话,我们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有个网友说的一句话很是简单深刻,人最无奈的事情,恐怕就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谁都想出生含着金钥匙,跟王思聪那样交朋友不考虑别人有没有钱,反正都没有他有钱。但国民老公全中国只是凤毛麟角,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工薪阶层甚至更多是农村家庭。所以才说投胎是个运气活,如此也没必要过多讨论。
既然大多数学子毫无意外的出身农村甚至所谓的寒门,我们无法回避也很难逃避这个贫穷的现实问题。家境贫穷直接带来吃不好和穿不好还只是一方面,比这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正视和面对贫穷,比这更可怕的是因为贫穷导致别人异样的眼神和目光,有时候脸上的自信,比兜里的干净还要重要。
一个是女孩的性格秉性问题,非但不是她不懂事,反而是她太过懂事。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并很是心疼和愧疚,每管父母伸手要一块钱,都觉得是在割父母的一块肉那样扎心,心里压力长久得不到排解。看到家境好的同学不说花天酒地,起码不用为学费生活费发愁,钱是英雄胆,有钱自然做起事来充满激情,而农村孩子不是人穷志短,是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你想变长都不行。要是不懂得收敛和低调,换来的多是别人的嘲笑和奚落。
一个是父母的教育引导问题。农村父母大多文化不高,情商也就相应偏低,大多只会叮嘱我们好好读书,而忽略跟儿女的沟通交流。这点上,我的父母相对要做得好一点。虽然家里不宽裕,但在学费和生活费上几乎没有太过苛刻我们。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父亲为了减轻我们的心理负担,也都会乐观的跟我说,放心,家里还有钱,需要就说一声(事后知道管亲戚借了不少)。我们现在辛苦,是为了你们将来不辛苦。大学毕业找工作,花钱比平时多,我若是要个三四百,父亲都会给到五百。用他的话说,以备不时之需,宁可钱受罪,不要人受罪。上周在单位把我爸这个“宁可钱受罪,也不人受罪”的观点说给同事听的时候,城市出身的同事都表示佩服,说那样一个农村家庭,有这种教育观念的父母,实属少见和难得。当然我跟妹妹也都能体谅,不会无缘无故乱要钱和乱花钱。
回想往事,俯瞰当今,面对贫穷这个一时半会不会消亡的话题,我还是坚持之前写文的观点,不需要感谢,那是成功者烹煮的一碗心灵鸡汤而已。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社会的安抚和身边的体谅,即便做不到将心比心,而不是动辄说教。哪怕暂时陪着一句话不说,都比讲一大堆道理要好。还有就是,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父母如果可以,尽量跟儿女多一些沟通交流。如果小孩性格太过内向,很少跟父母说话,多半属于心事重,易苦闷,不要给他们带来太过直白和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借此善于激励他们勤奋努力,真正做到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
|